报告题目:金属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物理调控报告人:刘辉教授(天津大学)报告时间:2024年4月15日(星期一)15:30-17:00报告地点:科技楼533会议室报告简介:报告围绕激光可控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和结构的主题,深入研究短脉宽(纳秒)激光与材料在液相中的作用机制,构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和结构。报告人简介:刘辉,天津大学教授,博导。自2013年工作至今,一直围绕激光可控制备新型纳米材料和结构的主题,深入研究短脉宽(纳...
报告题目:微纳光学器件模压制造技术及应用报告人:周天丰 教授报告时间:2024年4月12日(周五)下午15:30-16:30报告地点:实训楼4203报告厅报告人简介:周天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立青年学者,先进加工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973首席科学家,北京市杰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精密加工、微纳加工、模具制造、模压成形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青年973...
为帮助从事人工湿地技术的相关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人工湿地技术和最新研究进展,提升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水平,优化工程建设质量,搭建人工湿地技术交流平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领域的知名专家拟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区—河南南阳召开南水北调渠首水源地人工湿地污染治理技术论坛。本次研讨会以“环境生态工程与污染控制”为主题,围绕湿地发展历程、湿地与污染治理、湿地碳足迹等议题进行研讨,为我国水源地湿...
3月29日下午,应Beat365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鑫恒研究员为学院师生做了题为“光/电催化电荷迁移和反应调控”的学术报告。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波、院长邱东方、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院长邱东方主持。李鑫恒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电荷分离、迁移和反应的时空差异,并指出光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然后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一维对称与不对称异质结及光催化制氢”、“二维...
报告题目:再生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与抗震关键技术报告人:王长青报告时间:2024年4月3日(周三)上午9:00-10:30报告地点:西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报告内容:开展了箍筋约束再生混凝土在高应变率往复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和本构关系研究,分析了约束再生混凝土在动态往复荷载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和破坏特征,根据约束短柱力学行为受箍筋约束条件(类型、间距、屈服强度、截面尺寸)的影响规律,首次提出了约束再生混凝土约束因子(CIF)模...
1报告会现场本网讯(通讯员 李丹 张飘)3月28日,应法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龚廷泰教授在科技楼三楼会议室为师生作题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认同与培育》的学术报告。法学院副院长赵溢鑫主持,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讲座中,龚廷泰教授界定了法治文化认同的内涵,充分阐释了法治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深刻剖析了培育法治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他认为,法治文化获得公民的普遍认同是一个过程,它沿着情感认同→理论认同...
校属各有关单位:2024年度省级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项目重点支持我省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培育和青年科研人才培养。现将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类别2024年度省级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项目共分为两类,一是应用攻关类,属于省科技攻关资助体系(10万元/项),年度基金总规模1050万元;二是优势学科培育类,属于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年度基金总规模4300...
1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本网讯(程威 张露文 郭珍/文 朱宏哲 赵婉琳/图)3月26日下午,文学院在逸夫楼S305举行陈鹏飞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文学院院长龚世学主持,师生代表参加。龚世学介绍陈鹏飞教授的文学创作成就,为其颁发兼职教授聘书。仪式后陈鹏飞教授作题为“诠释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出彩河南人”的学术报告。陈鹏飞围绕路遥的名著《平凡的世界》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作品中的河南人的优秀品质,让更多学生对作品中的河南人有...
近日,珠宝玉雕学院郑文星博士在《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上发表题为“Fabrication of electrostatic-induction-assisted solution blowing spinning nanofibers and its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该期刊为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6.2。郑文星博士为第一兼通讯作者,Beat365官网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纳米纤维因其具有超大比表面积和超高长径比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疗、能源、环境、包装等领域。...
报告题目:光/电催化电荷迁移和反应调控报告人:李鑫恒报告时间:2024.3.29(周五)下午3:00报告地点:东区办公楼二楼会议室报告内容:如何解决太阳能和电能转化为绿色氢能的核心问题,是近十年来科学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它不仅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也是碳中和背景下的一个终极路径。其科学本质是电荷迁移和反应的调控。例如,如何制备一维半导体异质结,突破内建电场对称性的瓶颈,极大地提升载流子分离效率和提高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