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本网讯(通讯员 许雨洁 毕冉)12月18日上午,应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邀请,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周刚教授在演播大厅作了题为《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波主持,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教师、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报告中,周刚教授首先讲解了什么是电致变色材料,并对电致变色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周刚教授将课题组最近的一些关于电致变色材料的工作进行了报告,通过具有拉电子特性的二吡咯酮并苯和二吡咯酮并萘基团为核,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D-A-D和A-A-A结构的模型化合物,通过电化学方法制备了电致变色聚合物薄膜,获得了能在无色/彩色/近红外颜色之间变换的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不仅实现了同一器件同一材料不同电压下的多种颜色变化,而且还实现了同一器件同一材料同一电压下的多种颜色变化,并进一步发展了含有紫精类的电致变色化合物,通过与颜色互补材料配合,实现了能在无色/黑色之间电致变色转换,并发展了具有防伪和自动数显等多功能电致变色器件,该研究工作对电致变色材料设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价值。
报告会后,周刚教授与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负责人及青年教师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周刚教授从自身申请基金的经验谈起,重点从申请题目、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着手,深入讲解基金申请中应该注意的内容。同时对学院今年拟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教师在申请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细心的解答与指导。
此次学术报告会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提升了学院师生的科研工作热情,对进一步提升Beat365学科建设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工作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帮助。(编审 张君明)
党委宣传部
2020/12/18